伊朗现在的处境,确实到了最艰难的时刻。国家内外交困,老百姓日子难过场内配资,连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都连续五天没露面,开始悄悄安排“后事”。他86岁了,身体也不太好,最近在地下掩体里秘密向革命卫队高层安排了“后事”,如果他遭遇不测,国家将由革命卫队集体接管。这个动作背后,藏着深深的危机感。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威胁越来越近,伊朗的处境可以说是四面楚歌。
在以色列疯狂轰炸下,伊朗经济崩了,百姓生活难熬 美国长达46年的全方位制裁,像一条铁链死死捆住伊朗的经济命脉。石油出口收入暴跌了91%,从每月50多亿美元掉到4.3亿美元。国内物价飞涨,鸡蛋一年涨了400%,面粉价格翻倍,普通家庭每月光吃饭就要花掉收入的80%。年轻人失业率超过40%,无数人生活陷入艰难。
国防军和革命卫队各自为政,指挥系统混乱到连苏莱曼尼将军遇袭时,两边三小时都联系不上。改革派想和美国谈判解除制裁,保守派却坚持要和以色列开战,老百姓也分成两派:有人盼着谈判改善生活,有人宁死也要抵抗到底。这种分裂让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,连一致对外都做不到。
另外,伊朗的防空系统老旧不堪,70%已被以色列炸毁,剩下的S-300导弹连隐形战机都防不住。虽然号称有1.3万枚导弹,但精准度差,很多打出去根本中不了目标。俄罗斯答应给的S-400迟迟不到位,伊朗的天空几乎是不设防的状态。
对于接班人的选择,哈梅内伊的儿子莫伊塔巴原本是热门人选,但这次未被赋予实权,很可能父子俩都被美以列入“清除名单”。革命卫队作为伊朗最铁杆的武装力量,控制着全国60%的经济命脉,是唯一还能维持局面的势力。
教士集团与军方长期争权,哈梅内伊晚年已无力调和。选择革命卫队集体领导,是防止一方独大导致内战,但这也意味着权力过渡充满不确定性,年轻军官与元老随时可能内斗。
那么伊朗为何到了这般走投无路的境地?首先经济结构彻底畸形,石油收入占财政预算40%以上,但美国制裁把出口量从250万桶/日压到不足100万桶。革命卫队垄断经济却效率低下,内耗严重;1%的阶层掌握75%的财富,普通民众生活困苦。国家像被蛀空的树,外表强硬,内里早已溃烂。
而伊朗的传统盟友俄罗斯,因俄乌冲突自顾不暇,甚至冷落伊朗邀请以色列参加胜利日阅兵。欧洲国家向美国靠拢,沙特等阿拉伯邻国更是配合围堵。中俄虽与伊朗有合作,但贸易额远低于沙特,难解燃眉之急。
特朗普要求“1400万人立即撤离”,但多数人无处可去。以色列对首都33万居民的疏散警告,更像是心理战术。而在霍尔木兹海峡,油轮燃烧的浓烟是伊朗困境的隐喻。若封锁海峡,全球30%石油运输将中断,但伊朗自身每日330万桶的石油出口线也会被掐断。这种“自杀式反击”,只会让困境雪上加霜。
哈梅内伊交代后事,是国家濒临崩溃的信号?还是悲壮的抵抗誓言?革命卫队能否稳住局面?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。但能看清的是,伊朗的确到了最危险的时刻,稍有不慎,伊朗极有可能在美以的联合绞杀下支离破碎。#伊以战火重燃#
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